今天中午準備休息的時候,跟大半年前畢業的學生小新聊了一會兒。他說快中考了,他最近很忙,雖然有壓力,但是生活很充實,對以后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作為家中的獨子,小新初中之前是一個很乖巧的孩子。但是上了初中以后,小新變得不太愛學習,慢慢開始逃課,甚至在外面打架。父母很在意小新的學習,而小新偏不用功,于是經常遭到父母的責罵訓斥。漸漸地小新變得脾氣暴躁起來,經常頂撞父母。
初一下學期,小新結交了社會上的一些“朋友”。有一次,他帶了兩個“朋友”到家里來玩,父母很反感,要趕他們走。小新覺得在朋友面前丟了面子,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小新在網吧待了兩個星期,迷上了網絡游戲。這之后,只要父母責罵他,他就離家出走,去網吧上網。
那時候的小新,就像脫韁的野馬,不顧所有人的感受和心情,只知道朝著前方不顧一切地奔跑。他總想著擺脫韁繩的束縛,在自己的藍天碧草里馳騁,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然而現實卻給小新帶來殘酷的打擊。長時間的逃學厭學,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長期上網,沒有經濟來源,居無定所,生活窘迫;與父母對抗,親子關系惡劣。而所謂的“朋友”,更是因為偷竊搶劫被抓了。
小新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更是焦慮無比,他們害怕唯一的兒子也步上他那些“朋友”的后塵。終于在考慮再三的情況下,把小新送到了我們麥田教育學校接受心理輔導,行為矯正,及相關教育。
來到麥田教育學校以后,心理輔導老師馬上介入,詳細多方了解了小新的情況。小新的情況屬于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由于小新的父母存在教育上的誤區,潛意識里認為學習好便是好孩子。后來小新貪玩,成績下降,父母便認為小新是變壞了,動輒訓斥責罵。小新覺得家庭缺少溫暖,便結交朋友,而父母更不能容忍他交那些所謂的壞朋友,于是矛盾激發,導致小新離家出走,迷上網絡,最終發展到去超市拿東西。其實小新的叛逆愈演愈烈,其父母的教育方法失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針對小新的問題,心理老師以正面引導為主,逐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對其進行行為習慣方面的訓練,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進行的還有道德法制教育,指出其以前一些錯誤行為的嚴重性;傳統文化教育以及感恩教育,讓小新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應該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除此之外,心理老師還多次邀請小新的家長到學校參加家庭輔導及家長培訓課程,解決了其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其回歸家庭、學校打好基礎。
慢慢地,小新終于能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對學習也重新燃起了熱情,在一次次的家庭輔導中,小新與父母的關系走向融洽,曾經的不快都隨著父母和小新的學習成長煙消云散。小新從麥田畢業以后回到原來的學校上學,他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長老師的幫助,把落下的知識一點一點補了回來,成績也隨著努力而穩步提升。
依稀記得小新畢業的那天跟我說:“老師,我回去了,我會想念您和麥田的!也請您放心,我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我一定會放下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努力再努力,以回報媽媽那滿龐的皺紋,那不再黑亮的頭發,以及父親那不再挺拔的身軀……
每天,當我與麥田學子們一起晨練,看著紅日從地平線冉冉升起時,我知道,新的一天已經開始。那枝頭新抽的綠芽告訴我,時間又流逝了……
冬去春來,花謝花開,時間太窄,指縫太寬,不經意地,它就這樣溜走了。在這個地方,我和麥田的老師們一起見證了一個個麥田學子告別叛逆;告別那段長滿荊棘的小路;告別我行我素,冷酷叛逆的自己。一路走來,彼此相伴,風雨同行。然而,我們能夠陪伴他們的也僅僅是這一小段路。未來的路還很長,告別昨天,創造今天,愿他們的明天,一切美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