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一個下午,來自南寧市的小宇即將在麥田畢業,她腳步輕盈地再次走進咨詢室。這次她不是帶著問題和朱老師交流,而是將自己心情和想法告訴朱老師。“我現在明白爸媽他們的用心良苦,曾經我以為自己是家里不起眼的擺設物,后來通過與父母談話,從中漸漸地把雙方疏遠的距離拉近?,F在離中考還有1個多月,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老師,你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看著眼前這個滿臉笑容的自信女孩,彭老師很欣慰,她知道,小宇已經走出了她自己心底早戀的那道“坎”。之前小宇一時情感困惑,與同班男同學發生的一段朦朧的情感故事,在通過接受心理教育、文化輔導以及軍事訓練完善孩子心理路程。
一年前孩子在暑假的假期里經常在外面,有時甚至夜不歸家,小宇媽媽擔心孩子學壞,一次,趁著女兒洗澡,她翻看小宇的手機短信,終于發現了一名姓林男孩發來的曖昧短信。宇媽媽憤怒地質問女兒,女兒只承認其是好朋友,不承認早戀。她不甘心,采取跟蹤、監視等手段,追查女兒與小林的關系,而宇爸爸則用不容置疑的口氣,硬逼著小宇和男同學分手。在父母的阻止下,小宇開始與父母反抗。
小宇生活在看似完整的家庭,但因父母很少陪伴她,心靈的寄托缺乏交流的平臺。小宇告訴朱老師,父親對她的愛從來都不會用行動表現出來,只會嘴巴上說愛她。有一次中秋節,說好了全家一起去登高賞月,可到了晚上,爸爸被一個電話叫走了,媽媽一氣之下,也丟下女兒去了朋友家。“那天晚上,我覺得特別孤獨,沒有人重視我,自己根本不算什么,活著真沒什么意思”。
小宇說,父母只重視她的成績,不在乎她的內心感受。一次期中考試,她沒考到理想的分數,父親就大發雷霆,不停地責備她。就在她心情極度惡劣的情況下,是同班的小林安慰了她,并說了一句讓她至今難以忘懷的話:“考不好沒關系,下次可以繼續努力,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小宇當時忍不住淚如泉涌,就是小林的這句話,讓他們的關系有了質的飛躍,慢慢扎進男同學的溫情中。
在孩子需要關心陪伴的時候父母卻不能滿足孩子。處于青春期發育期的孩子,對感情有著強烈的渴望,特別是處于父母失和、家庭氛圍淡漠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很脆弱,更需要來自父母精神上的撫慰。遺憾的是,小宇的父母忽略了女兒的感受,而小林的出現,就正好填補了她情感的空缺,所以,早戀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麥田教育專家指出在對待孩子早戀,不能用強硬手法,否則只會讓孩子越走越遠。青春期的孩子都處于叛逆期,家長越是強硬專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父母要用心去體會理解孩子那種深層次的情感需求,關愛孩子抵御誘惑,給孩子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對還而言,父母就是最堅強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