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峰小學1-3年級時在本村小學讀書,4-6年級的時候在鎮上讀書。在小學讀書的時候,父母在廣
阿峰(化名)是一名14歲的男孩,本該上初二了,但卻因為種種的原因很長一段時間沒去上學了。
阿峰小學1-3年級時在本村小學讀書,4-6年級的時候在鎮上讀書。在小學讀書的時候,父母在廣州做生意,阿峰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初中時寄宿在舅舅家。
因為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阿峰很受爺爺奶奶的寵愛,缺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寄宿在舅舅家時,因為是外甥,舅舅一家對阿峰也比較縱容,沒有很嚴格地對他進行行為習慣上的規范。這些都導致了阿峰散漫,以自我為中心,衛生習慣不好,怕吃苦,缺乏與人交流的經驗與技術,同時也比較封閉自己……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家長缺位,家庭教育缺失,進入初中以后,阿峰時常在外面上網,后發展到逃學在社會上游蕩,他曾在網吧連續上網二天二夜, 20天不回家。
阿峰的成績在進入初一下學期后急劇下降,而他在成績下滑時沒有積極地尋找原因和解決問題,而是產生了厭學情緒,他選擇了消極的方式———自暴自棄來應對這一現實,從此終日上網,沉迷網絡游戲,不想再讀書。
意識到問題越來越嚴重,阿峰的父母不得不從工作中抽身,開始正視并想辦法解決阿峰的教育問題。然而嘗試過各種辦法,他們依然不能讓阿峰順利返校上學,反面讓原本就淡漠的親子關系更是雪上加霜。
父母萬般無奈,后經朋友介紹并經實地考察后把阿峰送到了我們麥田教育進行心理輔導。
在麥田,我們給學生提供了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讓他們找到電子產品以外的各種生活樂趣。文化學習也以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成就感。
在行為習慣方面,我們有專門的德育老師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自己清洗自己的衣服,清掃自己的衛生區域,疊被子,整理自己的床鋪,每天洗澡等等。
當然,更重要的是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麥田心理老師結合生理、心理、社會三大因素來分析導致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消除厭學逃學心理和學習障礙、協調同學關系和親子關系、幫助他們進行心理減壓、引導他們進行職業規劃、開展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對不良品行進行糾正、性格的塑造等等。
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環境,根據自身條件確立有利于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活目標,使其能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做出明智的抉擇,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調整,阿峰已調整好心態,順利回歸校園。通過家庭輔導,阿峰的父母也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在與阿峰的關系修復中做了大量工作,并幫阿峰轉學到他們工作的城市,在生活中給予阿峰更多的關心和關注,阿峰與父母的關系逐漸好轉;而據阿峰的父母反饋,阿峰目前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有很大的自主性,成績目前雖然不是很優異,但在學校循規蹈矩,認真上課,按時完成作業,熱愛體育運動,樂于助人,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